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礁溪溫泉公園



幸福宜蘭首站--礁溪溫泉公園,由原有的礁溪公園(圓山公園)改建而成,以森林為背景,除保留原有自然生態的特殊環境、公園化的佈置,並建置以日本和風式設計、約可容納兩百人的優質泡湯池,為礁溪觀光旅遊增添一處新景點。
        溫泉公園裡有免費的泡腳池、森林風呂、礁溪劇場、溫泉游泳池、遊客服務中心、鐵馬驛站、溫泉咖啡座、第一停車場等,還有礁溪鄉立托兒所及一土地公廟。




礁溪溫泉公園主要入口
公園外景觀
公園導覽圖






往礁溪溫泉公園的步道




礁溪溫泉公園靠近省道那側有個小土地公廟


指示牌










步道旁用陶燒製成的燈罩






礁溪劇場






礁溪劇場




礁溪溫泉公園內其實有不少公共廁所


公共廁所的石頭外牆




女廁外觀

礁溪溫泉會館遊客中心

地        址:宜蘭縣262礁溪鄉公園路16號
服務電話:(03)987-2403
開放時間:夏令時間 0800~1730
                    冬令時間0800~1700
礁溪溫泉公園的溫泉會館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內部全景,有相當多的影音資訊介紹,也可以免費上網




這邊也有鐵馬驛站


這邊的泡腳池有相當多個,池畔並設有溫度顯示
遊客中心前面階梯下就是免費的泡腳池








礁溪溫泉游泳池
   




收費相當的便宜
  
游泳池還附設SPA池及泡湯池,都是一票到底
往森林風呂的路上,旁邊的溝裡面流的也是溫泉水,中間栽種的海芋正好開花了




往森林風呂的路






森林風呂外的公廁(男)


森林風呂外的公廁(女)






森林風呂外的造景


  
天氣冷到蜻蜓一動都不動的任我拍照










不知名昆蟲的遺蛻


森林風呂的售票處
礁溪溫泉公園---森林風呂湯屋收費標準如下:

一、全 票:新臺幣150元(除具下列收費資格者外,一律以全票收費)。
二、優待票:新臺幣120元(團體三十人以上、軍警、公教、學生、身障人士)。
三、半 票:新臺幣75元(身高115公分至150公分或六歲至十二歲之兒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領有證件者)。
四、免 費:身高未滿115公分或未滿六歲之兒童,必須由家長陪同入場。
    營運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15時
                        下午16時至晚間20時
    電        話:(03)987-6416
    地        址宜蘭縣礁溪鄉公園路70巷60號
    注意事項:須著泳裝及戴泳帽或浴帽,泡湯需知請參照現場告示。

  • 岩之湯男湯
男湯的岩之湯特色為泡湯池材質為石作及泥作,再配合美人湯的柔嫩,剛柔並濟,享受強烈對比的泡湯風味。
雙龍湯:三個泡湯池依地勢而建,主出水口作龍頭狀,擋土牆呈龍的起伏,並以麟狀陶片裝飾。
天女湯:泡湯池前13米之大壁畫,以龜山島為宜蘭意象,天女齊來演奏歌唱,表現歡樂愉悅之氣氛。
風之湯:在此泡湯可以同時感受到礁溪著名的落山風。
光之湯:塔狀造型從內部觀之有中東浴池之氣氛,仰頭而望有時還可見由溫泉煙霧形成的龍捲風。
  • 林之湯女湯
女湯的林之湯建立在高低起伏的地形上,木亭與山中植栽相互襯托,浸泡其中,可改受安寧靜謐,並有遠離塵囂之感。
木屋湯:為本區的主建築,泡湯時可由高聳的木製架構感受日式浴池泡湯氣氛。
兒童池:池水較淺,池底並飾以亮麗色彩之陶片,展現童心樂趣。
望山池:坐在池邊可以仰望林中之山丘,融入自然氛圍。
林之湯:位在露天風呂後方,較為隱蔽的區域,漸漸深入森林之中,體驗大自然之美。
***以上資訊來自宜蘭縣政府***


中英日韓文的泡湯需知




森林風呂外的造景


森林風呂外觀
森林風呂外的空心菜梯田景觀全景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跑馬古道(陸軍路)

         清代連接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要道,原稱淡蘭道,今稱淡蘭古道。跑馬古道最早修建於清光緒年間,為聯絡台北至宜蘭的淡蘭便道。最早的淡蘭古道沿東最初由八堵折入雞籠(今基隆),循東北海岸過深澳,再往南越嶺至今瑞芳,登三貂嶺、嶐嶐嶺而進入頭城,後來改由較為好走的草嶺古道入蘭,但路途仍然遙遠。於是,在清光緒年間原住民逐漸被驅入深山後,就闢建了直接從石碇、坪林山區穿越入蘭的淡蘭便道,這條路從石碇到坪林,再經胡桶、三分子、碧湖到達石牌,之後沿猴洞溪谷入蘭。
         跑馬古道又名陸軍路,共有南北兩個出入口,其中南出入口位於礁溪往五峰旗瀑布的五峰路中段附近,往上沿猴洞坑溪溪谷上行,過上新花園後可直抵石牌金面大觀石碑,即為北出入口,全長約7公里。  
         日治初期,由於日本陸軍取道此路穿越山區進入蘭陽平原,本地人因而稱為「陸軍路」。後來,居民上山砍伐林木,沿路以小樹幹鋪置成圓木枕,上托木馬搬運木材、貨物,故別稱「木馬路」。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常有日本軍官騎馬巡弋,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跑馬路」。此外,「跑馬路」另有一說,指此路是罪犯為躲避日本警察而逃跑的路。可能因為跑馬路比較具有傳奇色彩和想像空間,近年來「跑馬古道」就成了這條路的流行稱呼。
石牌至猴洞坑溪這一段,經過整修已恢復舊觀。古道依地形可分為三段景觀,沿途可遠眺蘭陽平原風光、龜山島,途經小山神廟、果園、採礦區、猴洞坑溪溪谷上游、竹蔭道等,景觀多變,各種鳥類昆蟲頻繁出沒。生態資源豐富。


五色鳥與大冠鷲的叫聲


寬景圖

沿途的蕨類植物

礁溪市景

路邊果園長滿了草花

連接南邊入口的產業道路

豐富的附生植物

礁溪市景與蘭陽平原風光

廢棄的碉堡

擋土牆上的植物

沿途設有公廁,由附近社區的志工維護

公廁旁小徑,可連接到礁溪市區的溫泉溝公園

往白石腳的產業道路

礁溪市景

蜜源植物馬纓丹

礁溪市景

低海拔常見的相思樹

杜鵑花上的毛毛蟲

杜鵑花






紫花酢漿草

杜鵑花與扶桑花

礁溪市景

馬櫻丹與蝴蝶





剛進南邊入口的產業道路不久,高度並不算高

植物多餘的水份經由葉緣的氣孔排出

自然步道禁止及注意事項

跑馬古道解說牌

五峰路上的跑馬古道南邊產業道路入口

礁溪市景與蘭陽平原風光

苔蘚

苔蘚

林間的跑馬古道

礁溪市景與蘭陽平原風光


林間的跑馬古道,路面舖設有碎石

林間的跑馬古道,路面舖設有碎







中途的休息平台


天氣好。溪益也出來曬太陽


姑婆芋


林間的古道




跑馬古道南邊入口

跑馬古道南邊入口

產業道路

蘭陽平原風光